朋友圈阳了好几个,第二波疫情来了吗?
编者按:这篇推文原本计划发布于4月21日,原标题为《第二波疫情还有多久到来?》,因不可抗力延迟两周发布。恰在5月5日,WHO宣布了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今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提到,近期“出现区域性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不大”。对大部分人来说,疫情的阴影渐渐远去,生活已经回归常态。
但国内刚刚经过五一长假的天量人口流动,关于第二波疫情的担忧仍然存在。数据团编辑部决定将这篇推文更新数据后,修改标题重新推送,希望帮助读者辨析一些概念,同时展示相关数据。大流行终有结束的一天,推进公众对公共卫生事件的科学认知和相关数据监测体系的建设,是三年疫情期间留下的宝贵经验。
在2022年底的一波疫情快速过峰后,第二波疫情什么时候到来,便成为人们非常好奇的一个问题。在去年12月政策调整之前,我们能看到一些倾向于继续封控的自媒体在不断地教育人们——共存也不会有好日子过,三个月来一波疫情,所以千万不能共存呐。
这样的“教育”,至今仍然在持续。当中疾控的每周疫情统计在4月8日时出现了检测阳性率上升(从3月30日的0.7%上升至4月6日的1.4%时),部分自媒体便开始了“第二波疫情已经出现并即将达峰”的宣传。目前,最新的监测阳性率已经达到了4月27日的4.4%,第二波疫情似乎近在眼前了。
那么,下一波疫情到底什么时候才会到来呢?如果来了又会有多严重?使用目前为止的各个国家疫情数据,我们可以做一个大致判断。
▍超额死亡率与两波疫情间的间隔
下图列出了从2022年1月开始到2023年3月各个国家/地区的超额死亡率情况。
上图的国家/地区都存在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是在2022年奥密克戎变异开始流行后才逐渐进入全民感染阶段(其中新加坡、日本等地在德尔塔变异的流行阶段的感染率并不高)。
从图中可以看到,当这些地区进入了全民感染,与病毒共存的阶段后,超额死亡率都会比较高。例如韩国在2022年3月的超额死亡率达到了70%以上,台湾地区在2022年6月时超额死亡率为44%,新加坡在2022年3月和7月也分别达到过39%和29%的超额死亡率。从这一张图来看,我们似乎很难否认,新冠疫情正是“一波跟着一波”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上图的各条曲线中,有一条曲线未被呈现在其中,那就是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当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各月超额死亡率被放入图中时,不难发现它与其他地区之间有着明显差异。
第一个差异,出现在2022年3月。香港特别行政区,是2022年感染和死亡最严重的发达地区之一,在2022年3月的超额死亡率达到180%,1个月死亡了近3个月的人口,成为彼时「绝不能放开疫情的严格管控」的最大数据支持。在2022年3月大规模首次感染后,在2022年的8、9月,12月,也都有疫情出现,造成了一些死亡。
但我们不难发现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超额死亡率和其他的几个国家/地区有所不同——它完全没有出现所谓的“一波跟着一波”的疫情。从超额死亡率来看,香港特别行政区从2022年5月一直到2022年12月的整整8个月时间内,超额死亡率始终在这些国家/地区中排名最后一位,这8个月的时间,平均超额死亡率仅有-2%,即死亡人数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每个月都比正常情况还要减少2%左右。
虽然香港特别行政区在2022年的8、9月间也曾出现奥密克戎变异BA.5的流行,但是这一波流行,完全没有使香港的超额死亡率出现大幅度变化。直到2023年1月,香港的超额死亡才重新出现,达到了31%。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这样经历了一波较高的超额死亡过后,出现了至少8个月的平静期。在这8个月中,超额死亡没有出现,疫情没有再度爆发。
从这张图看,每一波疫情都只感染了部分群体的国家/地区,两波疫情之间的间隔越短。第一波感染得越严重的国家/地区,后续的平静时间越长。
▍理解超额死亡率与疫情之间的关系
但是,我们应当如何理解超额死亡率呢?比如,有一种说法认为,超额死亡率不高于零,不意味着当时的疫情不严重,也并不意味着当时的疫情没有造成死亡。这类说法的支持者认为,当短期出现了超额死亡后,正常情况下,后续的死亡率应当会偏低于正常值,超额死亡率应当为负值,参考下图的模式:
按照这个逻辑推演,如果疫情之后超额死亡率只是归零,而不是一个和超额死亡类似规模的明显负值,那么说明疫情仍然造成了一定死亡。也就是说,香港特别行政区在2022年5月到12月,超额死亡率基本为零,但不是负值,说明这8个月香港依然有疫情,依然有大量超额死亡。
真的是这样吗?香港在2022年的5月到12月之间,真的依然有很严重的疫情吗?
不难发现,这个说法的背后存在一个非常强的假设——每个因新冠死亡的人口,要是不罹患新冠,也只能再多活一年。在这种前提下,我们才能够在死亡曲线上,看到一个明显的“搬运”,比如一些本可能在2022年死亡的人口,其死亡数字因新冠爆发而被“搬运”至2021年,或者从2023年“搬运”至2022年。也只有在这种前提下,我们才能在超额死亡之后的一段时间中,看到一个明显的“死亡深坑”。
那么,因新冠而死亡的人口,平均余命真的只有一年吗?2023年2月,Nature杂志上发表了这样一篇论文《Assessing the impact of one million COVID-19 deaths in America: economic and life expectancy losses》,计算了美国因新冠而造成的死亡造成的寿命损失,正好可以解答这个问题。
下表中给出了文章的主要发现:35岁的人口,在没有新冠疫情时原本的平均余命为45.5岁,而在有新冠疫情时平均余命为42.48岁,差别为3.02岁。65岁的人口,在没有新冠疫情时的平均余命为19.59岁,有新冠疫情时的平均余命为17.52岁,差别为2.07岁。
也就是说,因新冠而造成的平均余命减少,对于35岁的人口和65岁的人口分别为3岁和2岁。
平均余命有以下计算公式:
65岁的平均余命无新冠疫情时×65岁人口全因死亡-65岁的平均余命有新冠疫情时×65岁人口全因死亡=65岁人口新冠死亡×新冠造成的平均余命损失
使用这个公式,代入美国的65岁人口死亡率以及平均余命变化情况,结果是,65岁以上因新冠而死亡的人口,其平均余命为12.5岁。
也就是说,每一个因新冠而死亡的65岁以上人口,原本平均还能够多活12.5岁。这当然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告诉了我们疫情导致的寿命损失其实是非常大的,但也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一至两个月内出现了较高的超额死亡,那么这批死亡人口在没有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其实会在未来平均12.5年内死亡,按照一个均匀分布的简化假设,它将会分布在0-25年间,约为每年4%。短期的超额死亡造成的长期死亡分布会更接近下图:
因此,即使是短期内超额死亡了100%,未来一年的死亡也只是应当比起没有超额死亡的情况低4%左右,而在老龄化进展极快的今天,每年死亡人口的正常增加也有每年2%左右,那么在超额死亡出现之后,正常情况下,后续的超额死亡率也将会回到一个约等于-2%的数值——这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在2022年5月到12月的超额死亡率恰好一致——而绝不会出现图3那样在超额死亡之后紧跟着一个深坑。那种认为在疫情之后超额死亡率应该出现明显负值否则就是疫情仍在持续的说法,当然是完全错误的。
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疫情数据库也可以看到,在2022年5月到11月之间,即便是在BA.5肆虐导致每天新增病例接近一万例的2022年9月,ICU中的患者数量也极少超过10人。
这也确实说明,相对于部分群体感染的日本、新加坡等地,感染更彻底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在两波疫情中间的平静期会更长。
那么,中国内地会更接近哪一种情况呢?
是更接近香港特别行政区,在短期内有超过150%的超额死亡,还是更接近新西兰、新加坡,第一波感染的超额死亡仅有50%不到?
要进行这样的比较,我们需要计算中国内地在上一波群体感染中的超额死亡率,但我们的数据不足以进行这样的计算。相对来说与中国内地最接近的,可能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情况。澳门特别行政区同样也是在2022年12月首次进入与疫情共存的状态,另一方面,澳门的老龄化程度低于内地,且老年人疫苗接种情况比例更高,人均床位情况也要好于内地,其死亡情况和中国内地有一定可比性。
将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超额死亡曲线放进上图中,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澳门特别行政区在2022年12月和2023年1月的超额死亡率都超过了250%,即这两个月死亡人数达到了正常情况下7个月死亡的总和,是这些国家/地区中最高的,经过了最彻底的群体感染。
因此,我们的判断是,相比新加坡、新西兰等地,中国内地将会更接近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情况,从2023年的2月算起,至少会有8个月的平静时期。
下一波会给医疗系统带来压力的疫情,至少要等到今年的10月,全国逐渐入秋之后才会出现。在这个时间点之前,新的变异毒株可能会造成一些小规模疫情,但是因为全国范围内的感染非常彻底,这些疫情不会造成医疗挤兑,更不会造成超额死亡。
▍盯住数据:中疾控监控、搜索指数与医院高频数据
上文更多的是一种推断,但疫情到底什么时候开始第二波,仍然需要我们持续使用各类指数进行计算。
去年年底开始用搜索指数进行的各地区的感染情况判断(参见),事后证明是相当准确的。例如四川省疾控在12月25日完成的四川各地级市的感染率网络调查,和我们使用搜索指数计算的四川省各地级市的感染率情况就十分接近,两者的相关程度和显著性都较高。
根据读者的反馈,我们已于五一长假前重启了小程序的监测模块。但从目前的高频数据看,新一波疫情确实还未出现,也没有出现的迹象。
第一,搜索指数中的各类症状与中疾控监测数据高度一致,并未出现上升。
在使用搜索指数时,我们的模型使用了包括“发烧”的一系列与新冠或者流感相关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发冷、腰疼(出人意料的是,是否腰疼实际上是最能够区分普通流感患者和新冠患者的症状之一),算出了从2022年12月至今每天的疫情相关症状搜索指数,见下图:
该指数的走势与中疾控每周公布的全国发热门诊总体就诊人数基本完全一致,搜索指数在新冠疫情中于2022年12月21日达峰,在甲流疫情中于2023年3月12日达峰,而中疾控的发热门诊就诊总量在新冠疫情中于2022年的12月23日达峰,在甲流疫情中于2023年3月16日达峰,两者基本没有差异。
中疾控的发热门诊数量的发布截止到4月27日,从公布的数据看,发热门诊就诊数量在4月下旬之后便保持稳定,没有继续出现下降。而搜索指数则在2023年4月20日触底,之后小幅反弹,在5月5日达到一个小高峰,5月6日和5月7日连续两天下降。这个小高峰仅有2023年3月底的水平,别说距离第一波疫情,和甲流疫情的搜索指数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
因此,使用各类症状指数的搜索指数,我们依旧能很好地对目前的疫情走势进行提前数天的预判,而从该走势看,下一波能观测到的疫情,还没有出现。
第二,医院的高频监测数据并未出现上升趋势。
今年以来,为了更好地监测各地区的医疗资源紧张情况,我们获取了一系列包括挂号情况、停车场情况等高频数据来监测各地的医院就诊情况,该数据可以精确到每一个地区,每一所医院。例如下图给出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成都各一所医院从2023年2月到5月6日的就诊情况。
可以看到,在这几个城市的就诊指数中,上海市的指数在最近较高,而在其他几个城市,医院目前的就诊指数均处于低位,与该城市这几个月的峰值存在一定差距,且并没有上升趋势。目前,根据我们监测的全国118家医院就诊指数看,第二波疫情也并没有出现。
第三,搜索指数+就诊指数构成的“第二波”指数已经开始下降。
将症状搜索指数与各城市医院的就诊指数合并,我们更新了小程序中的“第二波搜索指数”。每个城市都包括一条蓝色曲线和一组淡红色柱状图,例如这里我们贴出的是上海市情况:
蓝色曲线的含义是当前的症状搜索和医院挂号情况相当于去年12月最高点时的百分比,表征当前的疫情严重程度。这个数字越接近1,和第一波的最高点相比越接近。
比如上海截止到5月7日的数据是7.24%,即昨天的挂号和搜索人数相当于去年12月21日的7.24%,这个数字最近两个月的最高点在3月12日出现,约为8.73%。需要注意的是,按照其他国家/地区的经验数据看,第二波、第三波的搜索数和病例数的比值也并不会出现下降,所以继续使用搜索指数依旧有效,况且我们这次还引入了挂号指数,7.24%这个数值,和实际有症状并寻求医疗帮助的人口和第一波疫情的比例将会十分接近。
淡红色柱状图的含义是这个症状搜索和挂号情况相对于7天前的上涨确定性指数,表示疫情的扩散速度。这个指数越接近1,说明上升的趋势越确定。上海的“搜索增长情况”目前数值为0.179,仍然处在缓慢增长的区间呢,但增长速度已经慢于5月3日。增长速度的变化,往往比搜索比例的变化更具有前瞻性。从5月3日开始已经逐渐下降的搜索指数增速,说明从4月下旬出现的“第二波疫情”的增速正在放缓。
▍结论
从目前的高频数据看,第二波疫情并未出现;从各个国家/地区的超额死亡情况周期来看,第二波疫情也并不会那么快出现。
可能有读者会问,传说中已经攻陷了新加坡和印度的Arcturus毒株会造成新的影响吗?它会不会来到中国内地再度大杀四方?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放心,因为新加坡和印度的超额死亡曲线,并没有偏离“一波感染越彻底,下一波感染越推迟”的模式。我们从各种自媒体听到各种毒株有了很多可怕的外号,但外号再多,都改变不了疫情传播的基本规律。
因此,虽然我们能看到身边的“二阳”或者“首阳”越来越多,造成了疫情已经到来的感觉,但从实际数据看,包括症状搜索数据和医院挂号数据,目前的“疫情”对于医疗系统的压力仍然很小,和3月的甲流还存在一定差距,且还没有出现快速上涨的势头。
最有可能的结果是,中国下一波可能会造成医疗承压和超额死亡的疫情,将不会早于2023年10月。在10月之前若是有其他毒株造成的零星疫情,可能会在某一段时间活跃在朋友圈中,但其医疗压力和感染数量也会远低于2022年年底的第一次群体感染,不用太过于担心。
毕竟这一次,我们已经有了更丰富的数据和手段来监测各地疫情进展。